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鲁东大学园艺学学科始建于2012年,2018年获批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生,首次招生18人,2020年招生25人。经过2年多发展建设,目前已形成果树学、蔬菜学、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园艺植物抗逆育种和食药用菌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二)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面向全国,立足山东,侧重胶东地区,在果树学、蔬菜学等领域,围绕产业和发展中亟需解决问题,开展园艺作物高效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并向园艺植物分子育种领域深入,开展基础性与前沿性研究。
本学科现有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林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省市共建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农业农村部山东烟台苹果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圃、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90万元。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基本条件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在培养具有独立从事园艺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指导园艺生产和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学术与应用复合型的高层次园艺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园艺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术;具有规范的学术训练,熟练掌握科研与实践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2)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3)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能立足农业,服务农村,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学位标准
本学位点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其中必修课程学习1年,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根据个人培养计划按学期修读课程,课程考核成绩不低于70 分方可获得学分。本专业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前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选题应确属研究生所在学科专业,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选定学位论文题目,制订论文工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按照《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规定通过中期筛选。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在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水平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以前两位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以前三位获得厅级以上科研奖励。硕士研究生需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客观、真实地反映科研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学位论文须体现系统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准予毕业,并授予农学学术硕士学位。
(三)培养方向
1.园艺植物分子育种
主要开展以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以转基因和基因聚合技术为研究手段,对控制产量和耐逆的分子模块进行组装,进行园艺植物新品种的设计和培育。
2.果树学
主要开展果树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果树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果树生理及栽培技术、果品采后储运及加工等相关研究。
3.蔬菜学
主要开展蔬菜种质资源搜集与保藏、蔬菜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蔬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研究。
(四)师资队伍
截至2021年12月,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5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81.5%;省级人才称号2人,黄河三角洲学者1人,烟台市“百人计划”1人。所有专任教师均为校外学缘背景。教师队伍学历、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
表1. 各培养方向学术带头人简介
方向一名称 |
园艺植物分子育种 |
专任教师数 |
29 |
正高职人数 |
3 |
导师人数 |
15 |
学术带头人 |
张洪霞 |
年龄 |
53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
博士 |
学术头衔 |
烟台市双百人才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长期从事植物高产、耐逆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高产、耐逆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培育出多个高产、耐逆植物新品系,其中有19个材料已经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批准的中试许可。入选烟台市“双百人才”计划,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学教师团队”(带头人),获中国“第七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主持国家科技部863、973重大专项、国家农业部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共2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 Biotechnol、PNAS、Cell Res、Plant Cell Environ、Plant Biotechnol J、Hortic Res、New Phytol、J Exp Bo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
方向二名称 |
蔬菜学 |
专任教师数 |
16 |
正高职人数 |
2 |
导师人数 |
10 |
学术带头人 |
程显好 |
年龄 |
55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
博士 |
学术头衔 |
黄河三角洲学者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长期从事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和现代化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现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山东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学者、威海市人才项目产业工程特聘专家。工作以来,承担完成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8项。主持或参与的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或技术服务项目20余项。目前承担省部级重大项目4项,企业横向项目3项。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2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烟台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
方向三名称 |
果树学 |
专任教师数 |
8 |
正高职人数 |
1 |
导师人数 |
5 |
学术带头人 |
梁美霞 |
年龄 |
50 |
专业技术职务 |
副教授 |
最终学位或最后学历 |
博士 |
学术头衔 |
无 |
学术带头人简介 |
主要从事苹果、桃等果树的遗传育种与抗性机理、园艺植物离体快繁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山东省良种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烟台市科技攻关项目及山东省教育厅等厅局级项目3项。以第一申请人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
(五)科学研究
2021年度,学位点新增各类纵向课题18项,横向课题27项,新增经费总额1195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27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获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产力促进奖三等奖1项。
表2. 2021年科研情况表
承担科研项目 |
总数(项) |
总经费数(万元) |
45 |
1195.36 |
国家级科研项目 |
省部级科研项目 |
总数(项) |
总经费数(万元) |
总数(项) |
总经费数(万元) |
2 |
60 |
13 |
257 |
其他政府项目 |
横向项目 |
总数(项) |
总经费数(万元) |
总数(项) |
总经费数(万元) |
3 |
75 |
27 |
803.36 |
年师均科研项目数(项) |
0.83 |
年师均科研经费总数(万元) |
22.13 |
授权专利数(项) |
14 |
成果转化(项) |
7 |
公开发表 学术论文总篇数 |
27 |
师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篇数 |
0.5 |
(六)教学科研支撑
学位点现有山东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农林作物高产抗逆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省市共建食用菌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山东烟台苹果育种中心种质资源圃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0万元,具备支撑学位点发展的科研条件。
(七)奖助体系
学校建立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制定了《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鲁大校发[2015]2号)、《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实施细则》、《鲁东大学研究生奖励办法》(鲁大校发[2014]35号)等系列管理制度。学校奖学金达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级100%覆盖、二三年级各70%覆盖。国家助学金标准为600元/月,学校助学金为300元/人,实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覆盖,每年还投入24万元设置了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助学金。本年度有5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共21.5万元,61人获得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和导师补助共81.74万元。
三、研究生培养与教学工作
(一)招生选拔
研究生招生采用普通招考方式。所有考生需符合《鲁东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本专业培养规定的报考条件及要求。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部分。为保证生源质量,学位点改革招生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现场咨询、论坛、网络宣传等多种方式宣传学校、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提高学校、学院在考生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21年,第一志愿报考人数51人,录取22人,报录比2.32:1。
(二)思政教育
学位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学校红色教育平台,构建“一核五维”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将“三全育人”落实落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中共鲁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强化导师在立德树人、思政引领和学术指导中的作用,做好学生学业和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通过专业案例为课程思政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科技创新志向,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教学
学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不断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2021年获评鲁东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一项。课程教学贯彻理论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点实施课程质量评价机制,实行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教师和研究生的意见,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评教,完善反馈机制。根据课程教学效果,及时修订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导师指导
研究生导师作为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本学位点严格落实《鲁东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和《中共鲁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导师责任制、学术研究导师负责制有机结合,导师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要因材施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五)学术训练
本学位点实行以科研课题为导向的学术训练。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主要进行以下学术训练:一是学术技能训练:主要包括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的能力,和熟练运用外文资料的能力。二是学术规范训练:主要包括熟知并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的能力,自觉与学术失范行为做斗争的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等。 三是学术创新训练:主要包括对科研的兴趣、大胆质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科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参与竞赛会议等学术活动,达到学术训练目的,切实提高学术科研水平。
(六)学术交流
学位点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8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学位点组织和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方式促进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拓宽知识面和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学校每年举办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2021年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学术会议的20人次,研究生听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线上学术报告31人次。
(七)论文质量
为保障学位论文质量,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1)将学位论文检测重心前移,构筑“导师、学院、研究生院”三位一体论文保障机制;(2)稳步推进学位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省内高校率先实现学位论文在线评审。所有论文必须经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线检测;(3)实行校外专家“双盲审”;(4)加强论文答辩环节的规范与监控,实现在线评价与现场评价、专家个人评价与答辩委员会集体评价相结合;(5)全面推行预答辩制度,改进写作规范与要求,查找学位论文不足与缺陷,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
(八)质量保证
本学位点按照“严把源头、优化流程、筑牢底线”的原则,严格落实《鲁东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鲁东大学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工作 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研究生教育全链条质量管理。定期开展过程性考核,严格落实分流淘汰,从严研究生学业管理。对研究生招生、入学、开题、中期考核、论文查重、盲审、预答辩、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更加细化的要求和更加严格的管理;学位论文全部采用双盲匿名评审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合研究生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培养,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九)学风建设
我校历来重视学风教育规范化建设。2006年出台了《鲁东大学学术道德与学术行为规范》(鲁大校发[2006]42号),2013年又出台了《鲁东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加强政策宣传的同时,严格程序,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此外,制定了《研究生导师手册》、《鲁东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制度,有严谨的学术规范、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强硕士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2022年,没有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十)管理服务
本学位点配备专职辅导员2人,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配备专职研究生秘书2人,负责研究生日常教学、论文过程考核、论文答辩等教学事务;每个年级配备1名博士教师担任班主任, 负责班级事务管理。 研究生学生手册中详细规范了从安全教育与保障、心理健康、伤害事故处理、学生申诉处理、奖助政策、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各项权益保障制度。团委专门组织了研究生管理专班,成立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设制权益保障部,回应研究生的各种诉求,切实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 每学期开展在校生的满意度调查,以调查结果促进整改。近期调查的在校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为优。
(十一)就业发展
本年度本学位点尚未有毕业生。
四、学位点社会服务贡献情况
学位点教师积极参与政府咨询,开展社会培训。为政府提供产业调研报告、提案等6 份;4名教师在乡镇和企业挂职科技副县(镇)长、科技顾问、科研副总等职务;5名教师入选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参与省、市、县、乡、村、企业组织的三农培训工作,培训新型农民1000多人次。
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与成果转化。导师队伍在省内外开展了大量技术服务,在烟台、东营、滨州、临沂、聊城、威海、德州等市与30多家企业或新型农业经济体签订了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协议,扶持和培育了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和园艺植物种苗繁育企业;建设了10余个以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了乡村振兴。
五、本学位点建设的特色和亮点
本学位点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围绕制约地方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技术瓶颈问题,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需求,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发展了果树学、蔬菜学和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三个学科方向,形成了以园艺植物抗逆育种和食药用菌研究为特色的优势领域。
本学位点积极承担“服务社会”责任,多方面、多角度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程显好教授带领团队聚焦烟台农业“1+6”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瓶颈问题和生态问题,通过菌种选育、液体发酵条件优化、中试生产,开发了粉丝加工废水深层发酵生产农用聚谷氨酸的工艺技术,解决了招远粉丝生产企业废水排放污染的难题。各团队长期技术服务于省内烟台、东营、滨州、临沂、聊城、威海、德州等市相关企业和农户,与30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开展合作,研发出黑枸杞、蓝莓、杨树、玉羊肚菌、牛樟芝、猪肚菇等新品种,培育了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和园艺植物种苗繁育企业;建设了10多个食用菌科技示范县;以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学位点招生培养历时较短,还存在个别导师指导学生经验不足、研究生课程授课方式不够灵活、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课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因学校平台等各种原因限制,研究生生源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跨专业考入研究生占比较高。此外,目前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偏少,国际化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推进。
针对以上问题,拟继续加强研究生导师指导管理技能培训、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组织,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导师的关联水平和业务素质;及时根据社会需求,按照教指委和学校相关文件要求,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考核形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影响力,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利用校内外研究生导师资源,加强与国际高校的沟通互动,尤其是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研究生国际间的互动,以点带面,逐步打开研究生国际化联合培养新局面。